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准备
正在朱由检翻阅奏折的时候。
一旁的王承恩却发现门外有人来了。
王承恩看了一眼还伏在龙案前翻阅奏折的朱由检,随即便从门中走了出来,发现门外是一个手提灯笼的小太监正候在这里。
“这么晚了,什么事情..”
“公公..农业部的徐尚书有一奏折,要加急送给皇爷批阅,刚送了进来,这一刻也不敢耽误就送了过来了..”
看了看小太监手中的确紧紧拿着一封奏折。
王承恩便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便说道:“给咱家吧!这么晚了..也不知道是什么事情,皇爷都有段日子没有好好休息过了..”
...
接过奏折的王承恩随后又将奏折递给了朱由检。
“王伴伴,这么晚了..是哪里送来的奏折啊?”
“回皇爷的话,听说是农业部的徐大人送来的加急折子。”
听到是徐光启送来的。
朱由检点了点头就也没有再说什么,而是翻开奏折看了起来..过了一会。
龙案前的朱由检兴奋的说道。
“果然!徐光启没有让朕失望..大旱...大旱!何尝不是一场机遇呢!只要能够化解,南洋移民之事就有希望了!”
大明的官员,对于移民其实并不算陌生,就连百姓们对此事情也多少略有耳闻,毕竟大明朝在开国之年就进行过大范围的移民。
当时的人数可是要远远超过朱由检现在所期望的向安南移民百万的目标,那时候朱元璋大手一挥千百万人就开始了浩浩荡荡的大移民。
只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
随着大明朝的稳定,这种大范围的移民就很难再看到。
现在朱由检要做的,就是要让大明百姓知道..想要过上更好,更舒适,更优越的生活就要前往海外,在那里有数不尽的良田,甚至..
大明的军队还能够给愿意前往安南的大明百姓,寻找源源不断的劳动力。
毕竟不管怎么说。
耕作,都是一个极为消耗劳动力的产业。
当地的土著,就是最好的劳动力来源。
按照大明国旧制度,凡是愿意移民者,都可以获得官府提供的耕牛、良田、种子、必要的粮食。
朱由检依旧准备延续此法。
并且将会按照不同的户中人口,进行不同比例的分配。
根据徐光启的奏折和未来的气象资料,朱由检可以判断的是明年大明将会陷入到一轮极为危机的旱情之中,但这样的旱情在此刻的朱由检眼中却是一场天大的机遇。
向外移民所涵盖的内容极为复杂。
一块土地并不是说插上旗帜,或者覆灭现有的统治者就会属于大明,而是要源源不断的向其移民,通过不断对当地进行同化,才能够让其真正归属于大明疆域之中。
此刻的蒙古,安南乃至于倭国都是同理。
朱由检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在每一个地方驻扎大量的军队和士兵,这明显是不现实的操作,毕竟士兵和百姓不一样。
p;他们可以因为朱由检大手一挥。
因为大明的利益驱使。
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但如果长时间的离开本土,那么就很容易滋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腐败和欺压当地的百姓几乎是注定的,这会让天虎军的士气受到很大的挫伤。
这是朱由检所不能够忍受的。
天虎军自建军以来,并不是没有出现过贪腐的情况,主要都是一些后勤军官在军队的采购和物资供给上面动手脚。
只不过,由于朱由检在军队之中设立的两重监督机构,尤其是其中最重要的士兵监督体系,完全是自上而下到每一个士兵的。
所以一旦有人觉得自己发现了问题,或者觉得自己受到了“特殊对待”都可以随时向上反映,任何人不得阻拦。
移民,关乎大明未来走向海洋的大计。
只不过朱由检又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如果想要出海,那就必须有足够的发达的造船业。
现如今大明的海船主要来自一南一北两个大型官办造船厂和沿海一带的私人造船工坊,总体来说建造海船的能力比起以前可以说是降低了不少。
于是朱由检在深思熟虑之后,便取来一张白纸。
挥毫提笔在纸上写下关于发展大明海军及造船业的发展规划,朱由检喜欢用规划来表达自己所想要做到的事情。
毕竟进入到工业化以来,大明很多的生产力水平尽管有了不错的发展,甚至在武器制造、羊毛纺织、棉花纺纱、铁路运输等方面几乎达到了颠覆性的发展。
可这一切都离不开朱由检所提供的技术,除外就是大明工匠们的努力,所以规划是要实现的..
但时间问题朱由检相对来说还是没有那么紧迫的。
任何事物的发展演变,都需要足够的物质和时间作为保障,这一点朱由检很清楚。
次日。
朱由检下旨召见现在福建造船厂、蓬莱造船厂官员,并要求各地发展比较有规模的民间造船厂同样可以来京面圣。
泉州府。
双林造船厂。
这里和大明绝大多数的手工造船厂都有相同的一点,那就是规模并不算大..基本上就维持在十数个匠人的模样。
平日里,也都是打造些渔船,或者出去修缮一番在海浪中受到损坏的渔船而已。
但由于双林造船厂在泉州府历史悠久,祖孙三代传承了下来,附近的渔民都喜欢来这里打造自己的新船。
手工作业不容易,打造渔船也同样如此。
尽管秋天已经到来,但造船工坊内部却还是无比潮湿、闷热,时不时飞出的木屑说明这里的生意还算是不错。
门口处的大黄突然叫了起来。
以为是顾客上门的黄炳生没有多想,就悠悠走了出去。
却看见泉州府衙,大大小小数个官员围在了自己家的船厂门口。
正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有些紧张的黄炳生走上前去,试探性的开口说道。
“小民不知道诸位大人今日来此..所为何事..如有小人能做到的,绝不推辞。” 展开全部内容
一旁的王承恩却发现门外有人来了。
王承恩看了一眼还伏在龙案前翻阅奏折的朱由检,随即便从门中走了出来,发现门外是一个手提灯笼的小太监正候在这里。
“这么晚了,什么事情..”
“公公..农业部的徐尚书有一奏折,要加急送给皇爷批阅,刚送了进来,这一刻也不敢耽误就送了过来了..”
看了看小太监手中的确紧紧拿着一封奏折。
王承恩便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便说道:“给咱家吧!这么晚了..也不知道是什么事情,皇爷都有段日子没有好好休息过了..”
...
接过奏折的王承恩随后又将奏折递给了朱由检。
“王伴伴,这么晚了..是哪里送来的奏折啊?”
“回皇爷的话,听说是农业部的徐大人送来的加急折子。”
听到是徐光启送来的。
朱由检点了点头就也没有再说什么,而是翻开奏折看了起来..过了一会。
龙案前的朱由检兴奋的说道。
“果然!徐光启没有让朕失望..大旱...大旱!何尝不是一场机遇呢!只要能够化解,南洋移民之事就有希望了!”
大明的官员,对于移民其实并不算陌生,就连百姓们对此事情也多少略有耳闻,毕竟大明朝在开国之年就进行过大范围的移民。
当时的人数可是要远远超过朱由检现在所期望的向安南移民百万的目标,那时候朱元璋大手一挥千百万人就开始了浩浩荡荡的大移民。
只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
随着大明朝的稳定,这种大范围的移民就很难再看到。
现在朱由检要做的,就是要让大明百姓知道..想要过上更好,更舒适,更优越的生活就要前往海外,在那里有数不尽的良田,甚至..
大明的军队还能够给愿意前往安南的大明百姓,寻找源源不断的劳动力。
毕竟不管怎么说。
耕作,都是一个极为消耗劳动力的产业。
当地的土著,就是最好的劳动力来源。
按照大明国旧制度,凡是愿意移民者,都可以获得官府提供的耕牛、良田、种子、必要的粮食。
朱由检依旧准备延续此法。
并且将会按照不同的户中人口,进行不同比例的分配。
根据徐光启的奏折和未来的气象资料,朱由检可以判断的是明年大明将会陷入到一轮极为危机的旱情之中,但这样的旱情在此刻的朱由检眼中却是一场天大的机遇。
向外移民所涵盖的内容极为复杂。
一块土地并不是说插上旗帜,或者覆灭现有的统治者就会属于大明,而是要源源不断的向其移民,通过不断对当地进行同化,才能够让其真正归属于大明疆域之中。
此刻的蒙古,安南乃至于倭国都是同理。
朱由检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在每一个地方驻扎大量的军队和士兵,这明显是不现实的操作,毕竟士兵和百姓不一样。
p;他们可以因为朱由检大手一挥。
因为大明的利益驱使。
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但如果长时间的离开本土,那么就很容易滋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腐败和欺压当地的百姓几乎是注定的,这会让天虎军的士气受到很大的挫伤。
这是朱由检所不能够忍受的。
天虎军自建军以来,并不是没有出现过贪腐的情况,主要都是一些后勤军官在军队的采购和物资供给上面动手脚。
只不过,由于朱由检在军队之中设立的两重监督机构,尤其是其中最重要的士兵监督体系,完全是自上而下到每一个士兵的。
所以一旦有人觉得自己发现了问题,或者觉得自己受到了“特殊对待”都可以随时向上反映,任何人不得阻拦。
移民,关乎大明未来走向海洋的大计。
只不过朱由检又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如果想要出海,那就必须有足够的发达的造船业。
现如今大明的海船主要来自一南一北两个大型官办造船厂和沿海一带的私人造船工坊,总体来说建造海船的能力比起以前可以说是降低了不少。
于是朱由检在深思熟虑之后,便取来一张白纸。
挥毫提笔在纸上写下关于发展大明海军及造船业的发展规划,朱由检喜欢用规划来表达自己所想要做到的事情。
毕竟进入到工业化以来,大明很多的生产力水平尽管有了不错的发展,甚至在武器制造、羊毛纺织、棉花纺纱、铁路运输等方面几乎达到了颠覆性的发展。
可这一切都离不开朱由检所提供的技术,除外就是大明工匠们的努力,所以规划是要实现的..
但时间问题朱由检相对来说还是没有那么紧迫的。
任何事物的发展演变,都需要足够的物质和时间作为保障,这一点朱由检很清楚。
次日。
朱由检下旨召见现在福建造船厂、蓬莱造船厂官员,并要求各地发展比较有规模的民间造船厂同样可以来京面圣。
泉州府。
双林造船厂。
这里和大明绝大多数的手工造船厂都有相同的一点,那就是规模并不算大..基本上就维持在十数个匠人的模样。
平日里,也都是打造些渔船,或者出去修缮一番在海浪中受到损坏的渔船而已。
但由于双林造船厂在泉州府历史悠久,祖孙三代传承了下来,附近的渔民都喜欢来这里打造自己的新船。
手工作业不容易,打造渔船也同样如此。
尽管秋天已经到来,但造船工坊内部却还是无比潮湿、闷热,时不时飞出的木屑说明这里的生意还算是不错。
门口处的大黄突然叫了起来。
以为是顾客上门的黄炳生没有多想,就悠悠走了出去。
却看见泉州府衙,大大小小数个官员围在了自己家的船厂门口。
正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有些紧张的黄炳生走上前去,试探性的开口说道。
“小民不知道诸位大人今日来此..所为何事..如有小人能做到的,绝不推辞。”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