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社鼠 (六 上)
第四章社鼠(六上)
闻听此言,大伙看向宋武的眼神登时一亮。谁都没想到这个背景极深的纨绔子弟,心中居然还藏着如此志向。特别是宇文至,简直恨不能使劲儿揉几下眼睛。瞪了对方好一会儿,才咧了一下嘴,酸溜溜地夸赞道:“看不出你小子,居然如此有种!你可想清楚了,此番出去不是闹着玩的,弄不好,连骨头渣子都没人帮你收拾!”
“知道了,用你啰嗦!自己照顾好你自己就得了!”宋武笑呵呵地白了宇文之一眼,仿佛嫌对方看低了自己一般。随即,又将目光转向王洵,拱了拱手,带着几分商量的口吻问道:“明允兄不会嫌小弟本领低微吧?咱们好歹也是一座大营里摔打出来的!”
此刻,王洵心里也是波涛汹涌。笑了笑,以朋友之礼相还,“岂敢!王某求之不得!”
由于对方有个做中书舍人的哥哥,并且还是杨国忠的亲信党羽,所以他对宋武的态度一直比较冷淡。然而对方总是跟在宇文至身后频频向自己示好,又耐着长安同乡、白马堡一同受训这两重关系,所以他对宋武的态度也无法过于疏远。只是令王洵无论如何没有想到的是,在自己落魄到准备外出避祸时刻,宋武居然慨然要求与自己同行。
甭看大伙说得轻松,连横西域诸国,共同驱逐大食。事成之后,便有一场泼天奇功可供大伙分享。事实上,此行成功的希望根本不到两成。途中稍有不慎,便可能这辈子就埋骨于未知所在,连魂魄都不得回乡。
以宋武目前的背景,实在没必要冒这个险。即便他混在安西军中管管粮草辎重,几年之后,凭着他哥哥跟杨国忠的关系,也不愁出人头地。况且与王洵做了一道,就等于自己把自己摆在了边令诚等人的对立面。纵然边令诚忌惮中书舍人宋昱的势力不敢找他麻烦,但势必也会被监军老太监另眼相待。(注1)
这份情意,来得可是有几分重了。即便有家世渊源作为阻隔,也无损它的热度。正感动间,又听宋武笑着说道:“那就有劳明允兄了。说句实话,小弟早就想独自出外闯荡一番。只是一直找不到合适机会而已!”
“什么有劳不有劳的。照理,应该是我谢谢你才对!”王洵摇了摇头,笑容隐隐带上了几分别人难以察觉的惭愧。
当年在白马堡的那些难兄难弟们,如今已经都长大了。非但宇文至成长得令人刮目相看,连当年表现平平的宋武身上,也渐渐展露出了与以往不同的风采。他们眼下的背景都比自己要好,可他们谁也没想着仰仗他人的力量。只有自己,当年在长安时傻傻地指望着秦家哥俩做靠山。如今却又事事指望着封常清。终日把担当二字挂在嘴边上,猛然间发现背后的依仗不那么有力时,就立刻又变得六神无主。
正所谓,三人行,必有吾师。想明白了人生的一处郁结,王洵模样立刻精神了许多,挺直肩膀,朗声说道:“此事就这么说定了。咱们大伙效仿班定远,一道往葱岭之外走一遭。只是其中还有两个环节需要仔细斟酌,第一是有关出使时大伙所持的身份凭证以及来历说辞,虽然准备以大食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也不能过于马虎。第二,封帅那边,还需声明一下,以得到他老人家的允许与支持!”
话音未落,薛景仙已经笑着接口,“第一点好办。薛某平素就喜欢摆弄些金石之物,伪造几分文书,倒也费不了什么功夫!至于相关交往礼仪么?薛某也算有所涉猎。临阵替大伙磨磨枪,倒也勉强使得。”
“如此,就有劳老哥您了!”王洵笑着冲薛景仙致谢。
“几桩小事而已,没什么有劳不有劳的。”薛景仙摆了摆手,然后笑着提醒,“但封帅那边,你还需多下些功夫。不仅仅需要他答应你的谋划。更关键是,需要他替你背书,承认你这使节身份是他临时从权处置,相关任命,禀报朝廷之便可以及时补上。”
“多谢老兄提醒!”王洵微微一愣,随即又笑着拱手,“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还是烦劳老兄一块说出来吧!否则,就凭我们几个,恐怕功劳不用想立,即便能顺利归来,脑袋瓜子也不敢保证再顶在自家脖颈上了!”
“别急,容我仔细想想!”薛景仙自己取了笔墨纸砚,站在桌案边慢慢涂涂抹抹。作为一个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油子,他的心思可是比王洵等人慎密得多。很快,便将所有可能出现漏洞的地方,包括被西域各国发现的,和被大唐这边朝中诸人自己鸡蛋里挑骨头的,都一一想了出来,并且注明了破解之道。
宇文至等人起初还是站在旁边看热闹,慢慢地便收起了笑容,脸色的表情越来越凝重,到最后,大伙干脆在薛景仙身边围成了一个圈子,认真得犹如蒙童受教。他们都认同功名但在马上取,他们都觉得男儿应佩戴吴钩,纵横沙场,才不虚此生。然而此刻,他们才惊诧地发现,原来官场上的门道学问,一点儿也不必行军打仗来得简单。有些凶险之处,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洋洋洒洒写了十几大页,薛景仙又将自己写下的东西从头到尾捋了一遍,然后再取来一张纸,龙飞凤舞地写下了一篇短文。用嘴轻轻吹干了,按次序放好,一并交到了王洵手上,“前边是你需要做的准备。最后一页是给封帅留下的官样说辞。以他对你等的袒护,当然不需要这东西,但留着这张纸,日后他也好跟朝廷交代!”
“多谢了,真是多谢了!”王洵简直佩服得连话都说不利索了,接过薛景仙的谋划文稿,牢牢地抱在了胸口处。“如果早结识薛老哥几年就好了。王某也不会笨到连得罪了谁都不明白的地步!“
“早几年,薛某还未必能入诸位法眼呢!”薛景仙撇了撇嘴,酸溜溜地讲了一句大实话。“好了,别跟薛某假客气了。抓紧时间背熟了它,然后去找封帅请缨。你们几个一走,薛某继续留在军中也没什么意思了。干脆,咱们打着护送我回转的由头,一道离开小勃律。在路上趁没人注意时再各奔东西,估计能骗过边令诚那老贼!”
王洵点头受教,然后赶紧坐下来,重新拜读薛景仙的谋划。遇到不解或者觉得有待商量之处,便主动向对方求教。薛景仙也是难得不需设防地与人交往一回,故而非常乐于出言指点,往往在说着一件事情的同时,又想起新的隐患来,再度临时补充入谋划文稿中。二人一个学,一个教,不知不觉,一下午的时间就过去了。待王洵自认为已经掌握了其中精髓,外边的天色便已经擦黑。除了宇文至还强打精神在旁边陪着外,其他众人早就走了个干干净净。
“看我,居然耽误了大伙这么长时间!好在寝帐中还偷偷藏着几坛子好酒,不如薛兄就在我这边随便吃些!”王洵歉意地笑了笑,起身邀请薛景仙一道就餐。薛景仙却没心思再逗留,笑着推了他一把,低声数落:“真没眼色。不知道老兄我那边还有佳人等着呢!咱们各自该干什么干什么去,我不陪你,你也别送我。”
说罢,自己笑着出门,扬长而去。
王洵冲着薛景仙的背影连连摇头,然后拉着宇文至走回寝帐,将谋划文稿郑重交给他,“你好好过上几遍。这薛老哥,可真不是个一般人物!至于晚饭,就在我这里将就着对付一口吧。”
“有本事同时脚踏太子和杨国忠两只船的,可能普通得了么?”宇文至笑着将文案接过去,小心放在桌案一角。“你呢!看着样子,准备现在就去找封帅请缨么?”
“嗯!免得他再因我的事情而为难!”王洵笑着答应了一句,然后开始对着寝帐中的铜镜子,麻利地收拾行头。
正四品中郎将的常服很打扮人,再加上他心中已经有了主张,态度从容。很快,镜子里边就出现了一个英姿勃勃的身影。肩膀还不够宽,但已经非常结实。身材在武将堆中算不得高,然而胜在腰杆始终挺得笔直。曾经充满稚气的脸上,如今已经有了几丝风霜之色,但阳光还在,眉毛从鼻子中间一直延伸向两个鬓角。
这就是现在的自己。王洵向着镜子中的人影摇了摇头,轻轻叹气。如果不是今天被宋武无意间戳破的话,他可能到现在,还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在现实中屡屡遭受挫折。人都有长大的时候,父辈的余荫不可能永远都罩在头顶上。如果始终没勇气来独自面对现实的话,也许更多的磨难还要等在正前方。
“怎么了,你?”见王洵一反常态地站在镜子前顾影自怜,宇文至忍不住皱着眉头追问。
“没什么?我把自己给丢了,又找回来了!”王洵半是玩笑,半是认真地回应了一句。然后抓起猩红色大氅披在肩头,转身出帐。
注1:中书舍人在唐代负责制诏,相当于皇帝的机要秘书。故而官职不高,权力却非常显赫。 展开全部内容
闻听此言,大伙看向宋武的眼神登时一亮。谁都没想到这个背景极深的纨绔子弟,心中居然还藏着如此志向。特别是宇文至,简直恨不能使劲儿揉几下眼睛。瞪了对方好一会儿,才咧了一下嘴,酸溜溜地夸赞道:“看不出你小子,居然如此有种!你可想清楚了,此番出去不是闹着玩的,弄不好,连骨头渣子都没人帮你收拾!”
“知道了,用你啰嗦!自己照顾好你自己就得了!”宋武笑呵呵地白了宇文之一眼,仿佛嫌对方看低了自己一般。随即,又将目光转向王洵,拱了拱手,带着几分商量的口吻问道:“明允兄不会嫌小弟本领低微吧?咱们好歹也是一座大营里摔打出来的!”
此刻,王洵心里也是波涛汹涌。笑了笑,以朋友之礼相还,“岂敢!王某求之不得!”
由于对方有个做中书舍人的哥哥,并且还是杨国忠的亲信党羽,所以他对宋武的态度一直比较冷淡。然而对方总是跟在宇文至身后频频向自己示好,又耐着长安同乡、白马堡一同受训这两重关系,所以他对宋武的态度也无法过于疏远。只是令王洵无论如何没有想到的是,在自己落魄到准备外出避祸时刻,宋武居然慨然要求与自己同行。
甭看大伙说得轻松,连横西域诸国,共同驱逐大食。事成之后,便有一场泼天奇功可供大伙分享。事实上,此行成功的希望根本不到两成。途中稍有不慎,便可能这辈子就埋骨于未知所在,连魂魄都不得回乡。
以宋武目前的背景,实在没必要冒这个险。即便他混在安西军中管管粮草辎重,几年之后,凭着他哥哥跟杨国忠的关系,也不愁出人头地。况且与王洵做了一道,就等于自己把自己摆在了边令诚等人的对立面。纵然边令诚忌惮中书舍人宋昱的势力不敢找他麻烦,但势必也会被监军老太监另眼相待。(注1)
这份情意,来得可是有几分重了。即便有家世渊源作为阻隔,也无损它的热度。正感动间,又听宋武笑着说道:“那就有劳明允兄了。说句实话,小弟早就想独自出外闯荡一番。只是一直找不到合适机会而已!”
“什么有劳不有劳的。照理,应该是我谢谢你才对!”王洵摇了摇头,笑容隐隐带上了几分别人难以察觉的惭愧。
当年在白马堡的那些难兄难弟们,如今已经都长大了。非但宇文至成长得令人刮目相看,连当年表现平平的宋武身上,也渐渐展露出了与以往不同的风采。他们眼下的背景都比自己要好,可他们谁也没想着仰仗他人的力量。只有自己,当年在长安时傻傻地指望着秦家哥俩做靠山。如今却又事事指望着封常清。终日把担当二字挂在嘴边上,猛然间发现背后的依仗不那么有力时,就立刻又变得六神无主。
正所谓,三人行,必有吾师。想明白了人生的一处郁结,王洵模样立刻精神了许多,挺直肩膀,朗声说道:“此事就这么说定了。咱们大伙效仿班定远,一道往葱岭之外走一遭。只是其中还有两个环节需要仔细斟酌,第一是有关出使时大伙所持的身份凭证以及来历说辞,虽然准备以大食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也不能过于马虎。第二,封帅那边,还需声明一下,以得到他老人家的允许与支持!”
话音未落,薛景仙已经笑着接口,“第一点好办。薛某平素就喜欢摆弄些金石之物,伪造几分文书,倒也费不了什么功夫!至于相关交往礼仪么?薛某也算有所涉猎。临阵替大伙磨磨枪,倒也勉强使得。”
“如此,就有劳老哥您了!”王洵笑着冲薛景仙致谢。
“几桩小事而已,没什么有劳不有劳的。”薛景仙摆了摆手,然后笑着提醒,“但封帅那边,你还需多下些功夫。不仅仅需要他答应你的谋划。更关键是,需要他替你背书,承认你这使节身份是他临时从权处置,相关任命,禀报朝廷之便可以及时补上。”
“多谢老兄提醒!”王洵微微一愣,随即又笑着拱手,“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还是烦劳老兄一块说出来吧!否则,就凭我们几个,恐怕功劳不用想立,即便能顺利归来,脑袋瓜子也不敢保证再顶在自家脖颈上了!”
“别急,容我仔细想想!”薛景仙自己取了笔墨纸砚,站在桌案边慢慢涂涂抹抹。作为一个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油子,他的心思可是比王洵等人慎密得多。很快,便将所有可能出现漏洞的地方,包括被西域各国发现的,和被大唐这边朝中诸人自己鸡蛋里挑骨头的,都一一想了出来,并且注明了破解之道。
宇文至等人起初还是站在旁边看热闹,慢慢地便收起了笑容,脸色的表情越来越凝重,到最后,大伙干脆在薛景仙身边围成了一个圈子,认真得犹如蒙童受教。他们都认同功名但在马上取,他们都觉得男儿应佩戴吴钩,纵横沙场,才不虚此生。然而此刻,他们才惊诧地发现,原来官场上的门道学问,一点儿也不必行军打仗来得简单。有些凶险之处,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洋洋洒洒写了十几大页,薛景仙又将自己写下的东西从头到尾捋了一遍,然后再取来一张纸,龙飞凤舞地写下了一篇短文。用嘴轻轻吹干了,按次序放好,一并交到了王洵手上,“前边是你需要做的准备。最后一页是给封帅留下的官样说辞。以他对你等的袒护,当然不需要这东西,但留着这张纸,日后他也好跟朝廷交代!”
“多谢了,真是多谢了!”王洵简直佩服得连话都说不利索了,接过薛景仙的谋划文稿,牢牢地抱在了胸口处。“如果早结识薛老哥几年就好了。王某也不会笨到连得罪了谁都不明白的地步!“
“早几年,薛某还未必能入诸位法眼呢!”薛景仙撇了撇嘴,酸溜溜地讲了一句大实话。“好了,别跟薛某假客气了。抓紧时间背熟了它,然后去找封帅请缨。你们几个一走,薛某继续留在军中也没什么意思了。干脆,咱们打着护送我回转的由头,一道离开小勃律。在路上趁没人注意时再各奔东西,估计能骗过边令诚那老贼!”
王洵点头受教,然后赶紧坐下来,重新拜读薛景仙的谋划。遇到不解或者觉得有待商量之处,便主动向对方求教。薛景仙也是难得不需设防地与人交往一回,故而非常乐于出言指点,往往在说着一件事情的同时,又想起新的隐患来,再度临时补充入谋划文稿中。二人一个学,一个教,不知不觉,一下午的时间就过去了。待王洵自认为已经掌握了其中精髓,外边的天色便已经擦黑。除了宇文至还强打精神在旁边陪着外,其他众人早就走了个干干净净。
“看我,居然耽误了大伙这么长时间!好在寝帐中还偷偷藏着几坛子好酒,不如薛兄就在我这边随便吃些!”王洵歉意地笑了笑,起身邀请薛景仙一道就餐。薛景仙却没心思再逗留,笑着推了他一把,低声数落:“真没眼色。不知道老兄我那边还有佳人等着呢!咱们各自该干什么干什么去,我不陪你,你也别送我。”
说罢,自己笑着出门,扬长而去。
王洵冲着薛景仙的背影连连摇头,然后拉着宇文至走回寝帐,将谋划文稿郑重交给他,“你好好过上几遍。这薛老哥,可真不是个一般人物!至于晚饭,就在我这里将就着对付一口吧。”
“有本事同时脚踏太子和杨国忠两只船的,可能普通得了么?”宇文至笑着将文案接过去,小心放在桌案一角。“你呢!看着样子,准备现在就去找封帅请缨么?”
“嗯!免得他再因我的事情而为难!”王洵笑着答应了一句,然后开始对着寝帐中的铜镜子,麻利地收拾行头。
正四品中郎将的常服很打扮人,再加上他心中已经有了主张,态度从容。很快,镜子里边就出现了一个英姿勃勃的身影。肩膀还不够宽,但已经非常结实。身材在武将堆中算不得高,然而胜在腰杆始终挺得笔直。曾经充满稚气的脸上,如今已经有了几丝风霜之色,但阳光还在,眉毛从鼻子中间一直延伸向两个鬓角。
这就是现在的自己。王洵向着镜子中的人影摇了摇头,轻轻叹气。如果不是今天被宋武无意间戳破的话,他可能到现在,还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在现实中屡屡遭受挫折。人都有长大的时候,父辈的余荫不可能永远都罩在头顶上。如果始终没勇气来独自面对现实的话,也许更多的磨难还要等在正前方。
“怎么了,你?”见王洵一反常态地站在镜子前顾影自怜,宇文至忍不住皱着眉头追问。
“没什么?我把自己给丢了,又找回来了!”王洵半是玩笑,半是认真地回应了一句。然后抓起猩红色大氅披在肩头,转身出帐。
注1:中书舍人在唐代负责制诏,相当于皇帝的机要秘书。故而官职不高,权力却非常显赫。 展开全部内容